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7日訊 國家發改委于5月17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答記者問。
記者:我們關注到,近幾年國家發改委每年都出臺年度降成本工作要點。請問“2022年版”降成本工作要點有什么新的特點和內容?
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是黨中央、國務院為有效緩解實體經濟企業困難、助推企業轉型升級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2016年8月國務院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以來,發展改革委會同降低實體經濟企業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每年研究制定關于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并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民銀行四部門聯合發文形式印發。這些年來,已經出臺了一大批有含金量的降成本舉措,有效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的降成本工作有四方面特點:
一是階段性措施與制度性安排相結合。在延續實施好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等制度性減稅降費的同時,完善優化階段性降成本政策安排。比如,對小規模納稅人階段性免征增值稅;允許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基金結余較多的省份對餐飲、零售、旅游企業階段性實施緩繳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政策。
二是普惠公平與精準支持相結合。在積極擴大降成本政策普惠性和覆蓋面的同時,注重提升政策的精準性和針對性。比如,營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的同時,引導資金更多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優先安排小微企業留抵退稅,加大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的稅收激勵。
三是降低顯性成本與降低隱性成本相結合。在推動企業稅費、融資、用工、用地、物流等顯性成本下降的同時,通過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持續優化政務服務、提升外商投資便利化、切實規范政府采購和招投標等措施,不斷降低企業制度性交易成本。
四是政府幫扶與企業挖潛相結合。在大力降低企業外部成本的同時,鼓勵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發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智能化制造、精益化管理,加快節能降碳改造,實現轉型升級、降本增效。
后續,我們將會同部際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和各地方落實好今年降成本工作的各項任務,扎實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確保市場主體充分享受政策紅利。
(責任編輯:朱曉航)
分享到微信X
打開微信,點擊底部的"發現",使用 "掃一掃"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