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當年振華重工(ZPMC)制造的那場“小尷尬”嗎?
那是2013年,一場關于重振美國制造業、造船業的精彩演說,一陣“不懂事”的風兒吹起旗子那一刻,它的本來面目——中交集團旗下振華重工(ZPMC)名號傳遍全世界!
近日,振華重工再次“震動”大洋彼岸。9月9日,振華重工遠洋運輸船“振華24”輪裝載著4臺造型奇特的白色岸橋,經過2個多月的長途跋涉順利抵達美國巴爾的摩港西格特(Seagirt)集裝箱碼頭。
岸橋,又稱吊橋、岸邊集裝箱起重機,是專門用于集裝箱碼頭對集裝箱船進行裝卸作業的專業設備!褒嬋淮笪铩钡膩淼,在當地引起強烈關注,就連馬里蘭州州長拉里·霍根(Larry Hogan)也在推特上感嘆:“對巴爾的摩港和馬里蘭州來說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
值得一提的是,4臺岸橋一路上乘風破浪,從上海長興島出發,穿過印度洋,繞過好望角,渡過大西洋,并“戰略性”地避開“艾達”颶風。途中經過美國馬里蘭州當地切薩皮克灣大橋(Chesapeake Bay Bridge)與弗朗西斯·斯科特·基大橋(Francis Scott Key Bridge),船舶通過大橋的壯觀景象在巴爾的摩港的官方推特上直播,更有不少當地居民駐足觀看。
這4臺“鋼鐵巨擘”是一種新型的超巴拿馬岸橋,設備總高92.1米,是美國東岸最大型的岸橋之一。這些岸邊集裝箱起重機的到來,可以讓巴爾的摩港吞吐量翻倍。
如今,面對集裝箱船舶不斷大型化發展的趨勢,振華重工的岸橋產品也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改造升級。從超巴拿馬型岸橋到3E PLUS岸橋,中國智造不斷刷新世界紀錄。20世紀70年代,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載箱量只有3000標準箱左右。隨著外貿進出口額大幅增長,超180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在航運市場已屢見不鮮。近年來,全球最大集裝箱船的紀錄被不斷刷新。
那么問題來了,隨著集裝箱船越來越大岸橋還能hold住嗎?
答案是肯定的!在船舶大型化的發展過程中,我國制造的岸橋產品不斷改造升級。從超巴拿馬型岸橋到3E級岸橋、超3E級岸橋,乃至目前世界最大的3E PLUS岸橋,無論集裝箱船舶如何變化,振華重工總有一款設備可以滿足裝卸需求!從1989年第一艘超巴拿馬型船誕生以來,集裝箱船的發展勢頭迅猛,第六代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體型寬為56.4米。岸橋自1990年以來,其幾何尺寸不斷增大,主參數不斷提升,振華重工配套研制了可裝卸14500標準箱的超巴拿馬型岸橋。
自21世紀起,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逐步訂制、啟用3E級(高效、經濟、環保)集裝箱船,為此,振華重工配套研制了3E級超大型岸橋,較以往岸橋更大、更高效,可裝卸180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
2017年,振華重工為馬士基摩洛哥項目建造的首批3臺岸橋從長興分公司順利起航發運,該岸橋為超3E級岸橋,前伸距達72米,后伸距達41.5米,起升高度由常規3E級岸橋的52.5米,提升至56米,相當于額外增加了一個集裝箱箱位,可裝卸200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
2016年,振華重工在全球率先研發設計制造了3E PLUS超大型岸橋,這個“超級巨人”各項參數均創世界之最,前伸距為80米,后伸距為30米,起升高度為54米以上。首批16臺3E PLUS岸橋全部由迪拜世界(DP World)定制,可裝卸24000標準箱的集裝箱船。
岸橋改造優勢盡顯
助力碼頭迎接船舶大型化挑戰
除了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推出新型產品,振華重工還有助力碼頭迎接船舶大型化挑戰的獨門秘方,即岸橋改造。也就是對碼頭現有的岸橋進行加高加長改造。
2012年振華重工推出岸橋加高加長改造業務,一經推出便受到國內外用戶的熱烈歡迎。多項岸橋加高改造項目在世界范圍內成功實施,業務遍及亞洲、歐洲、非洲、南美洲等地。目前,振華重工已完成170臺岸橋的加高改造工作。
振華重工的岸橋改造優勢在哪?
國際市場占有率高
振華重工的岸橋在國際市場上占有很高的比例。作為岸橋產品連續22年保持全球市場份額第一的港機制造商,振華重工產品已進入全世界104個國家和地區、300余座碼頭。
作為制造商,振華重工擁有第一手岸橋鋼結構計算模型資料,能夠為岸橋改造提供安全、成熟、經濟的解決方案。
專業團隊經驗豐富
振華重工擁有一批專業團隊,由技術專家與工程師制定方案,由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團隊在現場執行,保障整個改造過程安全、高效。值得一提的是,振華重工還能根據用戶的需求,量身定制解決方案。
技術創新引領力強
通過自主研制,振華重工擁有多種加高接長裝置,可以適應鋼絞線式、落地式和鏈爬式等不同類型的岸橋。
振華重工圍繞傳統集裝箱碼頭自動化升級改造進行攻關,自主研發的多項新技術獲得全球青睞。近十年來,振華重工參建了近60個國內外碼頭自動化項目,通過技術創新,提升品牌附加值,帶動了160余家企業走出國門,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量身定制岸橋皮膚
矗立在江邊的“岸橋博物館”
一座座岸橋依次排開,等待著被特種運輸船整機運往世界各地。由于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有著各自的特定要求,岸橋的顏色非常豐富,五顏六色的岸橋矗立在江邊好像一座“岸橋博物館”。
科技賦能智慧港口
“魔鬼碼頭”進入5G時代
在長興生產基地碼頭,一排橙色小車駛來駛去,進行著單機空載和重載功能測試。這是振華重工為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廣州南沙四期自動化碼頭量身打造的智能導引車(IGV)。該批IGV創造性地采用了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激光雷達SLAM、視覺SLAM以及多傳感器融合定位技術。讓IGV化身靈活的“搬運工”,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
未來,振華重工將著力開展智能制造轉型頂層規劃,圍繞過程智能、裝備智能兩大核心要素持續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打通市場營銷、研發設計、加工制造、交付及售后服務等價值鏈流程的數據和信息,建立起高度柔性、全局協調、快速反應機制,打造符合振華重工特色的智能制造新模式。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
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
作為科技創新的國家隊,中央企業將進一步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加大研發力度,加快攻克關鍵核心技術,智造升級大國重器,打造更有底氣的大國名片!
(責任編輯:劉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