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盤活存量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資源,解決企業持續發展問題?在深圳,聯合拿地和聯合建樓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 在助力企業聯合建樓的同時,深圳積極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供應以及優質產業空間供給創新,以實現產業空間提質增效。
近年來,伴隨經濟高速發展,城市土地資源供應緊張、后續發展空間不足等問題逐漸凸顯。面對建成區廣、可建設用地缺乏的情況,在地少人多產業空間供給不足的大城市,如何盤活存量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資源,解決企業持續發展問題?在深圳,聯合拿地和聯合建樓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2018年,深圳南山區將聯合建樓作為重點改革課題,首次嘗試多家企業聯合競拍土地建設總部辦公大樓。具體體現為政府集中供地,企業聯合拿地,允許企業通過簽訂競買協議組成建樓聯合體,統一委托代建方進行建設,實現“一棟樓就是一個產業,一棟樓就是一個產業鏈”。
2019年2月份,深圳首個聯合建設總部大樓項目誕生,在南山區留仙洞二街坊以1.12萬平方米產業用地一舉解決轄區14家企業的空間需求。2021年深圳高新區北區以8217平方米產業用地再次成功解決5家上市企業空間需求。今年,深圳又推出留仙洞七街坊聯建項目,一次性解決27家企業研發辦公用地需求。
“穩定的經營場所是企業大膽投入、長足發展的重要保障!蹦仙絽^工業和信息化局產業發展科科長楊磊介紹,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辦公場地不足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通過聯合建樓的方式,可以為企業創造專業化、高端化、生態化的產業空間載體。
參與留仙洞七街坊聯建項目的深圳市迅特通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迅特通信公司董事長鄭波說:“從2012年創業到現在,公司已經換了5次辦公場所。這個項目建成后,迅特通信將在此設立公司總部和研發中心,安心扎根長遠發展!
“實際上,聯建項目在推進中有不少難點!睏罾诒硎,包括企業行業不一,面積和樓層分配困難;聯建企業數量較多,遴選過程存在不確定性;企業資金情況不穩定,協調工作量大;等等。南山區邊試邊改,形成了產業用地機制改革的“六大創新”:通過創新“聯合體”競買為企業降成本并防止產業空間浪費,同時創新退出機制賦予聯建項目充分靈活性,創新分證登記制度破解聯建產權分配難題,創新聯建項目設計建設機制調和企業不同空間需求,搭建聯建溝通平臺妥善解決各方訴求,創新監督管理機制為聯建項目保駕護航。
“傳統土地出讓模式下,產權登記證一式一份,由一家企業持有。聯建模式下,聯建企業尤其關心是否能以相應份額產權進行貸款融資!睏罾诒硎,南山區規定,聯合體成員持有的研發用房部分建筑面積可按協議分配比例分證持有,但不得轉讓;同時規定公共部分如配套商業、食堂、物業服務用房按份共有,不得分證;另外,允許聯合體成員之間可按區政府租金指導價進行轉租調劑,努力破解聯建產權分配中的諸多難題。
目前,聯合建樓模式已在深圳多點開花。作為深圳產業大區,寶安區日前以帶產業項目方式掛牌出讓首宗專精特新、單項冠軍企業聯合用地,由轄區4家企業以1300萬元聯合競得該地,將建設專精特新、單項冠軍聯合基地重點產業項目。據測算,由于獲得重點產業項目用地底價出讓、聯合深圳用地、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導向等修正系數疊加優惠,該聯合用地項目成交價相比深圳市價合計節省約3050萬元。
在助力企業聯合建樓的同時,深圳積極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供應以及優質產業空間供給創新,以實現產業空間提質增效。今年3月份,深圳龍崗區寶龍科技城一地塊成功出讓,這是深圳推進二三產業混合用地+優質產業空間供給雙試點改革出讓的首宗產業用地!斑@項改革創新土地供應方式采取土地出讓工業+商業捆綁模式,實現工業用地到產業園區的轉變,充分發揮了土地使用效益!饼垗弲^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施文麗表示。(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責任編輯:李方)